>
>
福建龙净CFB干法脱硫及无缝集成SCR脱硝超低排放工艺,已助力近3亿吨粗钢产能实现“减污降碳、协同治理”——减污降碳系列报道之六

福建龙净CFB干法脱硫及无缝集成SCR脱硝超低排放工艺,已助力近3亿吨粗钢产能实现“减污降碳、协同治理”——减污降碳系列报道之六
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1/08/12
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“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”,即“30•60双碳目标”。
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达一百多亿吨,占全球的近30%。然而,中国才刚建成小康社会,其中近1亿贫困人口在“十八大”后才脱贫。新时代十四亿中国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背后,是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对应加剧的碳排放。因此,中国实现“30•60双碳目标”的压力巨大。

01

铁超低排放装置应最大限度

实现“减污降碳、协同治理”

 
 
我国是世界第一钢铁大国,2020年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6%,钢铁行业CO2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6%左右,是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。同时,钢铁行业还是我国解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汾渭平原、长三角等地大气PM2.5浓度仍超标严重,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依然多发、频发问题的大气污染治理主战场,其全行业的超低排放治理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。
烧结(球团)工序是钢厂全流程中 “最脏”的工序,其烟气NOx、SO2排放总量占全钢厂的60%~80%。因此,作为钢企“咽喉”环保设备的烧结(球团)脱硫脱硝超低排放装置应最大限度“减污降碳、协同治理”。

02

建龙净助力近3亿吨钢产能

实现“减污降碳、协同治理”

 
 
CFB干法脱硫工艺技术由德国公司首创。福建龙净在引进、消化德国公司的半工业化CFB干法脱硫技术基础上,通过进一步改进、创新,世界范围内率先在煤电行业实现了大型化成功应用,随后又于2007年率先成功应用于我国钢铁烧结烟气脱硫。
至2021年6月,福建龙净进一步创新开发的“CFB干法脱硫及无缝集成SCR脱硝”超低排放工艺技术,不仅NOx、SO2、烟尘三大污染物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指标,而且实现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净化,还低运行能耗、低碳排放,已在数十家钢企的120余套中大型烧结机、球团上成功应用,其中20余套为360m2及以上大型烧结机,助力近3亿吨钢产能实现了“减污降碳、协同治理”,为我国钢铁绿色、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
图片图1  2018年1月17日受央视新闻报道的福建龙净第一套钢铁行业应用业绩——福建三钢1#、3#烧结机脱硫除尘装置(左,2008年12月投运,至今良好运行)

 
图片图2 包头钢铁集团1#、2#烧结机脱硫脱氟项目(超高硫,2014年11月投运)

图片

图3  宝钢股份炼铁厂4#600㎡烧结机脱硫除尘装置(2013年12月投运)

图片

图4  首钢京唐2#400万吨/年球团超低排放装置(2019年6月投运)

图片

图5  陕西龙钢450㎡烧结机超低排放装置(2020年6月投运)

 

图片

图6  山西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4×260m²烧结机和200万吨/年球团特大新建超低排放项目(2021年7月投运)